村网通总站 西南街社区 694337.nync.com 欢迎您!
九月,家乡永胜沉浸在丰收的浪潮里,不管是稻子还是玉米都已经成熟。国庆节不远了,中秋节即将来临,金兰村的刀杆节也即将上演,永胜的节日不断。由于永胜是多民族小聚居大杂居之地,有傈僳族、彝族、藏族、普米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13万余人。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边屯遗迹随处可见,茶马古道小驿站至今犹存。很多节日是永胜所特有的或者是具有永胜特色的,小编就带您去看看!
10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永胜人都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特别忘不了的就是永胜的特产水酥饼。水酥饼制作是扎根于永胜民间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 ,材料为精面粉、猪板油及各种饼馅,制作过程包括和面、揉面、压饼、包馅、浸泡和烘烤。水酥饼制作一度是县城各户人家的拿手好戏,目前只有少数人家掌握。
9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永胜,春节活动也是异彩纷呈,各村都会举办文体活动,清水古镇的老戏班还会上演“老戏”。此时南片地区的木棉开得正好,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8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也是其它民族都共同过的节日。各个村寨杀鸡宰着,备办佳肴。男女老少都会穿上盛装,白天举行斗牛、摔跤活动,夜晚就会点燃火把,成群结队地会聚在广场、村道,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热闹而喜庆。火把节都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节日为期三天。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民族均有不同的说法,彝族则以人民反抗魔王的斗争累遭失败,最后,一个聪明勇敢的彝族青年想出将火把捆在羊角上,然后把羊群从四面八方驱赶上山,烧死魔王的传说。为了庆祝胜利,彝族人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火把节。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火把节是最具人气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等美誉。
7
永胜是傈僳族聚居地之一,因此永胜的傈僳族也是过阔时节的。傈僳族的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过年的意思。每年12月20日为傈僳族法定的阔时节日。“阔时”二字为音译,“阔”是年的意思,“时”新的意思,所以翻译出来,如果是作名词用,指的是新年;作动词用,指过年的意思。傈僳族各村寨的阔时节一般由各个寨子里比较年长的、最有威望的人依据12月的生肖日而定。一般选择在12月当中的属龙日过新年,选定了日期以后,各个村寨就在自定的黄道吉日那天,杀猪、冲粑粑,开始准备过节各式美食。
6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且是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也是永胜回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斯语的音译,意为“斋戒”。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成年穆斯林在斋月(伊斯兰教历)必须封斋一个月,封斋期间每日吃两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穆斯林们封斋一个月后,为庆祝斋功圆满,要举行开斋仪式,所以得名。在斋月期间,要早起在凌晨4点左右吃早餐,晚上20:15吃晚餐,期间不能吃任何东西,包括喝水。过了开斋节,就恢复正常饮食了。我县的永北、期纳、涛源、片角、顺州、光华等地均有穆斯林同胞群居或散居,他们相互团结,和睦相处。
5 永胜的软籽石榴节已经举办了两届,各种美食也在石榴节汇集,热闹非凡。永胜软籽石榴截止目前,全县种植4.2万亩!预计生产2.6万吨,产值2.3亿元,计划到2020年生产10万亩的规模。打造永胜软籽石榴品牌,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积极带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展示永胜形象。
4 三川以莲藕为产业,以三川万亩荷田之美、荷花之秀、和谐家园、边屯文化,带动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利用三川翠湖万亩大美生态湿地,充分展示水乡三川荷花的姿、形、色、韵、声之美和高原水乡动人风姿。如今,三川荷花莲藕已经远销各地,三川荷田也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3 刀杆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刀杆节的主要内容是:“上刀山,下火海”。金兰村位于程海西面,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金兰人属于彝族支系湘潭人。虽然世代与汉族杂居,但是始终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习俗。金兰村刀杆节每年在村后天子寺举行。十里八乡赶来的老百姓,把寺庙包围得水泄不通。金兰人信仰佛教、道教,还有本土的“东巴”信仰。 刀杆节的来历,相传是为了纪念明代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保境安民功迹的纪念性节日,并通过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这两项象征勇敢的活动,表示庆祝和纪念。这一天黄昏,傈僳族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坡草地上,燃起熊熊烈火,几名健壮男子在震天动地的鋩锣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中,赤脚跳到一片烧得红彤彤的火炭铺成的“火海”里,不停地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招,称之为“下火海”。第二天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山坡地上观看傈僳汉子“上刀山”活动。仪式主持者焚香祈祷,祭祠活动开始,表演者双手将酒碗举过头,祈祷后将酒一饮而尽,才赤脚踏在锋利的刀刃上,敏捷地攀越刀杆。攀登者的英勇行为和娴熟的技艺,赢得阵阵掌声,显示了傈僳族的民族气概。
2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屈原壮烈跳江的纪念日,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年,因为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端午节这天,清水古镇人除了包粽子、吃豆芽,还会在晚饭过后洗“透骨草”水,用雄黄抹脸,爬“石桌子”山等,而且这样的传统一直以来从未间断。近些年,附近爬山的人越来越多,更是热闹非凡。
1 农历每年六月二十三号,是世居六德乡他留山的他留人过“粑粑节”的大好日子。目前已不足5000人的他留人,自称“他鲁”或“塔鲁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通用的文字,只有少数“铎系”(他留人的祭司)专用的象形符号,通用汉语、汉字。他留人拥有口述历史,别样的成年礼,以及“青春棚”浪漫的婚恋方式,除此之外他留人的特色民居和他留粑粑则是他们火塘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