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何都站不起来,要坐在轮椅上?

    信息发布者:ljy2682612433
    2022-04-19 08:54:49    来源:探索发现未解之迷   转载

    2003年10月16日早晨,杨利伟乘坐着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成功着陆。之后,“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搜救员的帮助下出舱, 坐在了轮椅上。


    1.jpg


        2013年6月26日早上,神舟十号飞船平安回到地球。地面人员打开返回舱,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舱后,也坐上了轮椅。


    2.jpg

        2021年9月17日中午,神舟十二号在完成3个月的太空任务后,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经过2小时的缓冲,航天员刘伯明、聂海胜、汤洪波顺利出舱,陆地人员将他们抬出来,放在轮椅上。


    3.jpg


        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陆续出舱,从出舱到转移到休息区,都是被人抬着的。


    4.jpg


        观察国内外飞船着陆的画面,可以发现航天员们不仅出舱时间漫长,而且出舱后都站不起来,要被抬着放到轮椅上或担架上。那么,为什么他们不自己走下来?


    执行太空任务,航天员要面临三大挑战


        太空深邃迷人,无数人想成为航天员,实现遨游宇宙的梦想。然而,浩瀚的太空却是危险遍布,人类在它面前既渺小又脆弱。


    5.jpg


        航天员要经历无数严格的训练,而一个合格的航天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时,还要面临三大考验。

        第一个考验就是对知识技能的挑战。我们现在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可以对宇宙展开更深入的探索。


        空间站任务艰巨复杂,航天员必须熟练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执行任务和遭遇紧急情况时,及时准确处理。


    6.jpg


        第二个挑战便是心理素质。能够执行飞行任务,航天员的心理素质必定是强大的。就像当初在神舟五号腾飞时,杨利伟的心率跟平时相差无几,说明他内心很强大。


        但是如果要进行长时间的太空任务,航天员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问题。长期处在狭小的环境中,失重、震动、噪声可能导致他们烦躁、情绪低落,所以航天员必须冷静、坚毅。


    7.jpg


        第三个挑战,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身体素质。航天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精力,才能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完成任务。


    8.jpg

    神十三航天员出舱


        同时满足这3个要求的航天员,不管是心理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强于常人,但是太空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他们长期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不得不经受一些负面影响。

    航天员返航落地后,为什么都站不起来,要坐轮椅上?


        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是不能立即出舱的,而是要等待4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重新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


    9.jpg


        飞船返航着陆的危险性,由此可见一斑。出舱后,航天员也不能随意站立行走,通常是被抬到轮椅上或担架上,这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肌肉骨骼容易萎缩


        太空是失重环境,没有严格的上下之分,航天员还可以在空间站里“飘来飘去”,好像在飞一样。


    10.jpg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炫?但其实,长时间的漂浮状态会威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导致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发生改变,肌肉容易萎缩,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


        不管是心血管系统,还是肌肉、骨骼,对于在地球上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些方面受损的航天员,重新回到地球的重力环境时,必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理。


    11.jpg


        更别说,他们身上还穿着几十斤重的舱内服,这又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所以,随便站立行走,对于刚落地的航天员来说,反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血液重新分布


        立体耐力,指的是人在特定条件下,血液向身体下方转移时,心血管通过反射维持动脉血压的能力。


    12.jpg


        这是选拔航天员时需要衡量的能力之一,在失重的环境下,人体会发生很多变化。


        比如,血液会重新分布,并且往头部分布得更多。这样大部分血液就会涌向头部、胸部,使得航天员面部充血变肿,看起来像是“发胖了”,还会出现类似“拉皮”的美颜效果。


    13.jpg

    神舟13号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天地间展开过多次沟通,很多网友发现航天员们好像“胖了”,就是这个原因。


        血液分布的变化,会导致航天员产生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视觉和嗅觉,等到适应失重环境,这些症状会随之减轻。


    14.jpg


        而返回地球后,航天员再次回到重力环境中,血液再次重新分布,集中在人体的下半部分。此时,航天员的心血管功能无法瞬间恢复,立体耐力也下降了,就会感到全身乏力


    15.jpg

    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出舱


        如果让这样状态下的航天员强行站起来,他们可能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加剧身体负担。


    16.jpg


    ·免疫力下降


        太空环境危机四伏,存在着大量的有害辐射,即使有空间站、航天服的保护,航天员还是会受到一定影响。


    17.jpg


        此外,我国空间站虽然说是“豪华太空别墅”,但也是一个封闭的小空间,在这里长时间生活,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出现变化。


    18.jpg


        而且,我国航天员任务繁重,他们经历过专业训练,完美完成了各项任务。可我们也必须承认,其中的压力非常大


    19.jpg

    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出舱


        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作用下,航天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返回地球时就格外脆弱。


    结语


        为了减少长期太空生活带来的“后遗症”,使自己返航后能适应地球重力环境,航天员在天上时,每天要进行2个小时的运动,包括骑自行车、跑步等等。


    20.jpg


        在返回地球后,航天员会进行休息、身体检查、吃饭等等,还要进入14天的隔离期。期间医生会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他们好好休息,并安排一些恢复训练。


    21.jpg


        太空旅途并不轻松,反而危险重重,难怪航天员着陆出舱后要坐在轮椅上。不得不说,航天员的牺牲真的太大了!向伟大的航天员致敬!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