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永胜“美丽县城”建设中,对县城的东、西、南、北四条街进行了主题街区的打造,文化元素的植入,让四条独具边屯文化特色的主题街区在永胜县城大放异彩。
时值秋分,在永胜县城中心城区,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区,石板路连接着白墙青瓦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墙上的彩绘绘着山水花鸟,树木鱼虫或古诗词曲。葱郁的树木和多姿的花朵点缀其间,暗香浮动。街边商户们展示的产品风格各异,城市发展中影响城区风貌的门头广告、空中飞线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偶见木雕元素的小景或招牌为街区增添着文化气息。当风掠过老街,街道的尽头与天边的蓝天白云相连,任谁路过,都会忍不住为之驻足。
永北镇西南街社区居民王灿东是西街的居民,他在西街生活了20多年。他说,这条街没有改造以前,居住环境差,在建设主题街区后,感觉变化很大,不再是脏乱差,走在路上干干净净,让大家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据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洪调卫,屯兵6000人,在永胜县城修建了澜沧卫城,原澜沧卫城有古城墙、护城河,设有东门“迎旭”、西门“扬辉”、南门“来薰”、北门“拱极”,城内有东南西北四条街区,永胜县城的城区格局主要以“澜沧卫城”为中心不断变化着。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文和介绍,在“美丽县城”建设中,永胜县积极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围绕“边屯名郡永胜,伟人先祖故里”这个文化主题,对四条街区进行了改造,项目总投资1.04亿元,主要对东南西北四条街区的建筑风貌、给排水、路面、路灯、绿化等进行提升改造,对门头广告,空中飞线、两违建筑进行清理整治。通过改造,将东西街打造为特色美食小吃街区,南街打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北街打造为手工作坊街区。
如今,虽然无法得见昔日澜沧卫古城的模样,漫步其间,也可见街巷每一处,皆是老城文化与新城面貌的碰撞。在宁静悠远的烟火气中打造一个城市适应新时代的名片和文化,是永胜发展之路上的美丽姿态。